


第一期活动回顾
| 第一期的圆满落幕
2025年7月31日,为期两场的镜头唤心 · 自然中的正念之旅第一期活动圆满落幕。这次活动中充满了探索与觉察,分享和共鸣。
从自然出发,一路同行,离开繁杂的工作状态,手捧无法及时反馈的胶片相机,在等待与观察中,体验着那些细腻而奇妙的时刻。
| 徒步自然的觉察之旅
在第一场正念徒步的环节中,我们从一场关于“落地”的伸展开始,我们离开人造的主路,贴近土地,走入小径的深处,身体从疲惫的工作状态中缓慢苏醒。步伐放慢,开始走入自然,也走近自己。
于溪流边停驻、林间穿行,在五感觉察中,我们开始细腻地体验感官的张力与边界:当只专注于听觉,原本如背景音的溪水潺潺、鸟鸣清脆、飞机掠过天际的轰鸣——都被放大。
| 林间分享
有人尝试专注,却发现其他感官依旧在被调动,无法关闭;视觉中,水中生物、跳跃的光点、风掀起的水纹、明暗的对比浮现眼前;转换到嗅觉,叶子的清淡气息近乎不可察;触觉中,更是让许多人惊讶于“看起来”和“摸上去”之间的巨大落差。
| 徒步自然的觉察之旅
芦苇、树影、溪流….身在其中与自然的流动融为一体,那是“感官正在被逐步扩容”的体验。
随后,我们发放一次性胶片相机,跟随卡片提示进行正念行走与拍摄练习——不交谈,只让身体跟随自己的节奏前进,让镜头成为觉察的延伸,记录那些日常中被忽略的细节。
| 圆桌讨论:胶片的慢时光与情绪的显影
一周后,我们围坐在线下的心理圆桌中,捧起已冲洗的胶片照片,回顾那段行走中留下的印记。
– “好像很久没有真的捧起过实际的照片了。”
-“看到拍出来的照片,让我体会到了摄影的魅力。”
– “和之前拿着手机构图,不断删减的延迟满足很不一样。”





对于冲洗出的照片,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情绪反应与分享。有惊喜也有遗憾。我们彼此分享镜头背后的故事:照片里栅栏与植物共处的构图,仿佛提醒我们——唯有边界的存在,才能让人体会自由的辽阔;
有人分享,一条路边不起眼的标语,会让自己联想到工作的内容,带来一种镜映体验的共鸣;
有人拍摄下树干被时间凿刻的裂痕,如同身体记忆里的年轮,每个人都在书写属于自己的近代史;